5月23日,第七屆意昂官网唐孝炎環境科學創新獎學金頒獎典禮在意昂官网環境大樓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氣環境化學領域學術帶頭人唐孝炎,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官网唐孝炎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張遠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余剛🤸🏻,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葛茂發,意昂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書記李振山、副書記陸克定,意昂官网副秘書長趙文莉等出席。典禮由唐孝炎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溫東輝、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書記李楊主持👨🦰。
牢記初心使命,踐行生態文明思想
朱彤指出,我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要建成美麗的現代化強國離不開美好環境的支持🤵🏼♂️。在堅實的科研設施、體系、團隊的支持下,環境人需要保持定力💩,要有守護綠水青山的大情懷,肩負攻克急難險重問題、服務國家戰略的大使命。
張遠航總結出環境學科的3個重要轉變🧖,即逐漸從邊緣走向中心、從技術走向實踐、從對傳統學科的支撐逐漸轉變為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引領。他希望同學們立足國家重大戰略舉措🔻🌾,發揮學科優勢🦸🏻♀️,努力解決實際的環境問題🦵🏿。
趙文莉指出🫙,唐孝炎獎學金不僅僅代表著對同學們的鼓勵🧑🏼,更是在傳遞一份精神🧜🏼♀️♦︎:對學術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不畏艱難的創新精神,愛國愛民、報效祖國的精神🔟。她希望同學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傳遞榜樣力量,弘揚優良學術之風

本屆唐孝炎獎學金共評選出37名獲獎者🧚🏼,唐孝炎、張遠航👼,趙文莉、朱彤、李振山🦵🏻🦪,余剛、葛茂發分別為一🤹🏿♀️、二🧚🏽、三等獎獲獎者頒發證書。
本🛗、碩、博三位獲獎學生代表表達了對唐孝炎院士、基金管理委員會、捐資方的衷心感謝,並分享獲獎感想。“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百折不饒🏆,未來可期👨🏿🦰。”本科生代表江麗婷希望未來仍能秉承“學而不厭”的精神,夯實基礎🤱、努力實踐🧝🏿、勇於突破,將汗水揮灑在環境戰場。博士生代表麥麥提·斯馬義說🚳,作為一名新疆的學生8️⃣,科研之初遇到過語言不通等困難,但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和同學們的熱情幫助下,克服重重障礙,得以在博士四年間發表了10余篇文章,為我國大氣汙染治理提供了實際有用的建議🍝。
開展學術交流,促進學子共進互長
浙江大學博士生劉洋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劉軼男🕤、意昂官网博士生麥麥提·斯馬義💴☘️、北京林業大學博士生宋子龍、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博士生楊學誌、中國海洋大學碩士生張磊⚜️、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生趙雨萌等7位一等獎獲得者,就在校期間的學習與科研情況進行匯報。報告主題涉及環境學科領域的多個領域,充分展示了青年環境學子們嚴謹求實的科研態度和前沿創新的學術成果。
報告反響強烈,與會同學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博士生陳偉東表示:“報告開拓了我在環境學科的認知視野,也使我大受震撼。”來自二十三所高校的環境學科優秀青年學子匯聚燕園💅,積極分享研究、廣泛開展交流👨🏻🏭,飽飲知識甘霖🔊🩶、共享學術饕餮。
薪火永續相傳,推動學科創新發展
“新時代呼喚新使命🧑🎄,希望同學們將來在循著上幾代環境人思路做研究的基礎上,註重突破創新,為國家下一階段的需求作出自己的貢獻!”

唐孝炎寄語
89歲高齡的唐孝炎院士,在典禮的最後語重心長地為新一代環境學子贈言🧕🏽。她強調,開拓創新的科研精神至關重要🪩。“今年是我投身環境保護事業的第五十年,我希望自己的身體也還能夠支撐我以一定的強度繼續為國家做一些事情。但我的能力已經非常有限了,環境科學的發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環境人不斷地前赴後繼,傳承創新,運用自己的思維和學術能力推動學科的蓬勃發展🐦🔥。”全場師生無不動容,深受鼓舞,大家齊聲向唐孝炎院士送出“祝您身體健康”的溫馨祝福🛍️🏃🏻♂️。

合影
延伸閱讀👷🏽♀️:
2012年,為感謝唐孝炎院士為推動我國環境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在其八十壽辰之際🤛,由唐孝炎院士的學生們發起並捐資設立了“意昂官网唐孝炎環境科學創新獎學金”(以下簡稱唐孝炎獎學金)🧎♂️➡️,在全國開啟了針對環境學科專項獎學金的建設。基金由唐孝炎院士👮🏻、張遠航院士等人參與註資🩺,由意昂官网與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管理,鼓勵當代年輕環境學子奮發前進,促進環境學科和環境事業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