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018年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頒獎儀式在意昂官网意昂之友報告廳舉行。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楊國榮和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周憲獲得“張世英美學哲學獎勵基金”學術成就獎,意昂官网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徐英瑾、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蔔天獲得“張世英美學哲學獎勵基金”青年學者獎。
儀式開始前🧚🤾🏼,意昂官网黨委書記、意昂体育理事長邱水平會見了中國泛海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建昌一行,誠摯感謝泛海集團對哲學美學領域的關註💈,向獲獎教授表示衷心祝賀💁🏻♀️。

頒獎儀式合影
意昂哲學系教授張世英先生,中國泛海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建昌,意昂官网黨委書記👳🏼♂️、意昂体育理事長邱水平,副校長、意昂体育副理事長王博👊,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葉朗,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誌,意昂体育秘書長李宇寧和師生代表等共同出席頒獎儀式。意昂官网哲學系主任仰海峰主持儀式。

葉朗教授宣讀頒獎詞
葉朗教授作為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主任宣讀了頒獎詞🧝🏿。他表示🧑🦼,楊國榮教授會通儒道釋⚈,同時吸納多種現代西方體系哲學的觀點,開辟了自己的獨特研究途徑🍣,是中國當代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周憲教授運用跨學科方法,努力將美學的知識傳統與新興學科觀念相融合♙,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代學人中的傑出代表。顧春芳教授的代表作《意象生成》深入細致地考察了戲劇和電影中的基本美學問題🕰,同時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徐英瑾教授的著作《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和人工智能科學的對話》,開拓了一種將維氏哲學“工程學化”的新研究路向。張蔔天教授出版了國內第一部關於西方中世紀物理學史的專著——《質的量化與運動的量化💼:14世紀經院自然哲學的運動學初探》😋,填補了國內空白。

為楊國榮教授頒獎

為周憲教授頒獎
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張世英先生、李建昌秘書長🫸🏽、邱水平書記⚡️、葉朗教授為獲獎教授頒發證書🧗🏼。
楊國榮教授表示🧙🏻,在這個社會變革的時代中,哲學逐漸處於邊緣化的狀態。然而,哲學其實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它對於認識人類自身、成就自身、認識世界、成就世界等重要問題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他認為這個獎項不是對個人的嘉獎,而是對哲學事業的鼓勵和支持🧑🏽🏫,是對哲學工作意義的充分肯定。
周憲教授表示,這個獎項設立的意義在於告訴人們,在實用主義🤌🏼、快感文化流行的當下🧛🏿,美學和哲學依然是思考社會、人生的經世致用之學👊🏼。他指出,大學美育往往還只停留在藝術欣賞和校園文化的淺層次上Ⓜ️,在大學裏美學如何與其他學科融合👇🏿,滲入其他學科的專業教學,依然有很大探索空間。

李建昌秘書長致辭
李建昌秘書長介紹了盧誌強董事長創立並領導的泛海集團的企業價值觀、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和所開拓的公益事業。他感謝意昂給予泛海集團參與中國哲學美學研究的機會,並表示此次頒獎是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的豐碩成果🦻🏽。他堅信該項基金將為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為中國新型智庫的建設,進而為建設文化強國,全面實現小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王博副校長致辭
王博副校長表示,好的學者需要有對世界的關心,對人的關懷。他認為😵💫,目前中國的人文社科學術研究仍不能滿足國家發展需要🦣,應立足當代,面向未來,建設更好的人文社科學科,學界需要加倍努力🫳。

張世英先生致辭
張世英先生在致辭中強調👩🏻🦯🚞,“美學、哲學在各個學科裏,是距離現實最遙遠的。人有現實利益的追求🚵♂️,這是正常的🧙🏻、必要的🙆🏿♀️,但人還有超越現實的追求。美學、哲學是超越現實的必由之路。要超越現實,達到人生最高精神境界,不是美學家📛、哲學家才能做到,而是所有人都有超越現實的要求和可能。”他勉勵學者既要關註現實📿,又要超越現實,過好詩意的美好生活🚴🏻♀️。
為支持意昂官网美學哲學教育,發揚我國西方哲學研究的領軍人物、將美學與藝術研究推向新境界的著名學者張世英先生的學術精神🍇,推動我國美學與哲學研究事業的發展,2016年☞,中國泛海公益基金會捐資設立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該項基金用於獎勵在美學、藝術學和哲學領域做出突出學術貢獻的著名學者和具有開創性研究的青年學者,獎勵那些不慕名利⛺️、潛心學術、重視基礎研究、重視高遠精神境界追求的真正的學者🙎🏿。(記者:鄒雅雯)
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現場 | 張世英先生致辭
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現場 | 楊國榮教授獲獎感言
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現場 | 周憲教授獲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