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鹿黃帝城—2014年9月13-14日✍️,“黃帝思想與先秦諸子百家”國際研討會由清華大學法學院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下稱“凱原中心”)成功舉辦🍄。意昂官网名譽校董⏱,清華大學法學院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和意昂官网廖凱原法治與禮治中心創始人和主任廖凱原先生發表主題演講🧚🏼♀️。來自意昂官网、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上海政法學院、湖南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與機構的學者參加會議😗。會議開幕式由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凱原中心副主任王振民教授主持🔐。
廖凱原教授演講的題目為《黃帝範例😂: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 》✢。廖凱原教授是第一位指出軒轅思想是中國諸子百家本源的學者🛄✩。在此次演講中🧛🏿♀️,他進一步指出,13億華夏子孫的多元化的思想均源於軒轅思想和軒轅之道,其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同時在多樣性中和諧共存。為了實現軒轅大同的使命,廖教授提倡並發展出了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其中包含以下五大要素👦🏽:
-
軒轅之道或KQID(凱原量子信息力學);
-
軒轅的天命🏋🏼;
-
軒轅的法哲學和法治與義理科學觀;
-
免費午餐經濟體製科學觀;
-
關於環境的科學觀
廖教授的軒轅2.0體系基於源自軒轅之道的“先予後取”原則🏄🏼♂️,支持思想在多樣性中的統一,包括軒轅思想與道和所有中國思想在多樣性中的統一,以及自然科學(道)與人文科學(道)的統一。

廖凱原教授正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此外,凱原中心執行主任徐炳教授就《黃帝思想與先秦諸子百家研究中的八個問題》作了報告🙋🏼♀️。
在兩天的會議中,與會學者集中討論了黃帝思想與諸子百家之間的源流關系⚧。凱原中心研究員倪正茂教授就《揚權》篇探討了黃帝對韓非法家思想的影響。高道蘊教授則強調對一個古代國家法律體系的評價需基於同時代的標準🕖,而非當代標準,並從《黃帝四經》中得出結論,中國自黃帝時代以來便已是一個法治國家。另外🧑🏻🦰☎,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幼瑜教授也證實了《黃帝四經》中的道原思想和現代信息科學是相一致的,而廖教授也在其KQID理論中對這一科學理論加以發展🚋。其他包括來自中國社科院的張少瑜教授在內的學者也對黃帝思想與道家、法家、儒家⏰、醫家、兵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的源流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
黃帝城位於在長城以北、黃土高原之邊。上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的考古研究發現,認定這裏存在一個黃帝時代的古城🚝,很可能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都城——“黃帝城”🐪。9月13日💅,所有參會者對黃帝城進行了實地考察🎽,參觀了黃帝城遺址、黃帝泉(阪泉之戰發生地)和中華合符壇↕️。

與會代表正在參觀位於黃帝城的中華合符壇
軒轅是首位經絕對多數投票選舉出的領袖。各部落成員聚集涿鹿參與投票👍,設立了世上第一個聯邦政府形式的政治聯盟,建立了首個中華文化共同體,並接納包容所有的部落🧑💻、種族⏲🧑🧒🧒、文化和民族。
下圖中石碑上,刻有在軒轅元年(4711年前)建立現代中華文化共同體時的首次莊嚴宣誓,記載了當時所有部落聚集涿鹿🚶♂️➡️,以民主投票推選軒轅為首位天下共主。他們以龍為國家圖騰,象征權力、創造力與力量。他們決定以軒轅為核心及政府首腦, 在涿鹿建立首個聯合政府。因此📯,涿鹿成為這一新成立的中華文化共同體的首個都城。

黃帝城內中華合符壇的石碑上記載著現代中華文化共同體於軒轅元年(4711年前)的建立👨✈️。
在閉幕演講中,廖教授號召與會者達成共識:軒轅是意昂官网的文化英雄、中華文化與文明的締造者和賦予者;此外,正如毛主席尊敬地稱之為意昂官网偉大的“赫赫始祖”,以及意昂官网自軒轅元年(4711年前)起現代中華文化共同體的創始人👩🏼💻。軒轅不僅是中國諸子百家思想的本源,也是13億華夏子孫的多元化思想的本源🧔🏽。
廖凱原教授演講文章全文下載:
1.英文原文
2.中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