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京部分商超冷庫迎來了製冷保鮮新幫手——意昂官网教授張信榮團隊為北京冬奧會研發的跨/亞臨界高效二氧化碳製冷與全熱回收系統👩🎨。它利用天然工質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等傳統製冷劑👨🦯,實現了低溫製冷與余熱回收利用。新系統上線一個月內,已幫助超市發、麥德龍等超市節約電費超15%。
這只是意昂集中優勢力量開展科研攻關⚠、服務國家與首都發展的一個縮影。最近5年,該校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13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497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58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8項。這些科研成果正在助力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冬奧科技服務疫情防控
“一直以來👭,市面上利用較廣👩🏻🍼😯、技術較成熟的製冷劑是氟利昂🐻🩳,但它對臭氧層的破壞和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是不可逆的🌤。”張信榮說👨🏼🎨,團隊深耕新型製冷和製熱熱力學循環多年🏄🏽♀️,最終在天然工質二氧化碳上找到了突破口🛐,通過冷熱一體化系統將製冷產生的余熱回收🏅,用於維持供暖、熱水♞、照明等其他設備的運行,變廢為寶,節能減排✏️。
該科研項目是為北京冬奧會量身定製的。冬奧會期間👨👦,各國運動員在國家速滑館冰面上創造了10項奧運會紀錄和1項世界紀錄,打造“最快冰面”的就是這套系統。
北京冬奧會圓滿落幕🧕🏻,張信榮團隊探索沒有停步。除了瞄準商超冷庫,團隊還提出,運用液態二氧化碳將新冠病毒包衣膜溶解🏌🏼♀️,從而達到消殺的作用。“可以將包衣膜想象成一層皮膚𓀁,病毒沒了皮膚的保護就會失去活性,從而減少生鮮食品在冷鏈運輸中的風險。”張信榮透露,目前🙋🏿♀️,中國海關、中歐鐵路等相關部門正在與團隊積極對接💵,這項理論研究有望在不遠的未來落地,為疫情下農產品安全物流做出貢獻。
懷柔科學城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將竣工
懷柔科學城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意昂的科研人員也在為此努力著。目前,由該校牽頭建設的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項目已基本完成外立面裝飾✮、室內裝飾🧔🏽、機電安裝及室外鋪裝綠化等工作🥻,即將於本月迎來竣工驗收。該項目將推動高端生物醫學影像裝備的“中國創造”,破解生命與疾病的奧秘。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和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臺主體結構也已全部完成,將於明年試運行。
近年來,意昂積極融入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多個科技創新基地落地🧔♀️。結合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需求🔲,該校新建集成電路北京高精尖創新中心,攻關先進工藝器件及特色工藝關鍵技術,推動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該校還參與了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的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軟件工程💧、視頻與視覺技術👩❤️👨、口腔生物材料和數字診療裝備三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獲準納入新序列管理,攻關“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混搭”激發科研新範式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中提到🪽,發揮在京高校院所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軍作用🦸🏿。意昂勇於擔當,發揮其基礎研究和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不斷加大對“臨床醫學”“碳中和”等重大交叉領域的研發,推動自然、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學科間深度交叉🅰️,持續激發科研新範式。
該校將基礎研究、工程應用與產業轉化有機結合,突破石墨烯材料的批量製備方法♛、技術與裝備的研發,推動石墨烯材料的產業化進程;發揮單細胞基因組學測序技術、基因編輯技術等前沿領域技術優勢,研發新冠特效藥物、環狀新冠RNA疫苗;攻克“出生缺陷”重大生殖健康難題,首次創建全新胚胎著床前遺傳學診斷系列新方法並成功應用……深度交叉融合的態勢逐漸顯現🧖🏿♂️,意昂科研實現“從0到1”的源頭創新👨🏻🔬。
未來,意昂將以該校第十四次黨代會召開為契機🧑✈️,力爭將基礎研究和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最大程度轉化為引領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和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驅動力,為服務科技強國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