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使用

朱安豐:優化農業生產布局,適應氣候變化

2024/01/04    信息來源:   作者:意昂官网研究生教育    編輯☝🏻:王道琳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意昂官网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於2022年設立意昂官网必和必拓“碳與氣候”博士研究生未名學者獎學金。該獎項由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BHP)捐資🦗🔀,旨在資助意昂官网科研能力突出🔝▫️、研究工作富有創新性的優秀博士研究生從事碳與氣候相關研究。希望此項榮譽能夠激勵意昂學子肩負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使命,積極探索未知世界,開展高水平學術研究,在“碳與氣候”相關領域發出青年聲音,產出創新成果,為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突破性貢獻↖️。

朱安豐,意昂官网現代農學院農業經濟管理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指導老師為解偉老師,研究方向為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經濟🏃🏻‍♀️‍➡️🪚。在Nature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7篇論文,博士期間獲得意昂官网校長獎學金、現代農業博士研究生獎學金一等獎、意昂官网三好學生等榮譽,是2023年意昂官网必和必拓“碳與氣候”博士研究生未名學者獎學金獲得者🙅🏼‍♀️👧🏻。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兒時的夢想如今的科學問題

作為一個山東人🏃‍♂️‍➡️,我小時候卻不愛吃饅頭只鐘情米飯,兒時的夢想就是把自家地裏的小麥換成水稻🚹。到意昂讀博以來,我逐漸明白每種作物都有自己適宜的種植區域👳🏿‍♀️,光🧑🏽‍🎤、熱🧱、水🆕、土等資源稟賦的不同組合決定了各種作物最適宜的“家”。2019年加入解偉老師課題組後,解老師向我介紹了“農業生產優化布局與可持續發展”這個研究方向。從那時候起,我就自然而然地生出一個疑問:當前的農業生產有沒有地盡其利🕣,有沒有將每種農作物都種植在最適宜的地區?

參加意昂官网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在黑龍江省農村的一次調研時🙋🏼‍♀️,我發現近年來當地的糧食生產政策存在波動,出現了由以前的“旱改水”演變到近年的“水改旱”的現象🚶‍♀️‍➡️。後來發現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地區,例如南方稻谷主產區“雙改單”👩‍❤️‍💋‍👩🧚、“單改雙”周而復始,無法讓農戶形成穩定的種植預期,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如果能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統籌規劃中國農業生產布局,將有效規避局部地區盲目短視的農業生產決策,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同時促進農業減排以及提高農業氣候韌性🧏🏼‍♀️。

帶隊參加鄉村實地調研活動

大模型模擬尋求解決方案

為此🤷,在解老師帶領下👱🏽‍♂️,意昂官网基於農業大數據構建農業生產布局優化模型👨🏽‍🔬🫸🏽,尋求可以協同解決食物系統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最優布局。經過不斷討論,意昂官网逐步把食物系統多個維度協同發展與政府管理結合起來,開展了三組不同政府合作模式的模擬(“各自為政”、“彼此兼顧”和“跨部門協調”)👨🏼‍🦱。結果顯示: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有潛力促進農業用水🧑🏼‍🤝‍🧑🏼、化肥、農藥和溫室氣體排放同步減少8%左右😛,同時促進農民增收4.5%。研究結論完美回答了我當初的疑問,也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果🌾。

科研的進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從數據處理到模型構建🦔,再到結果分析與結論探討,我幾乎每個環節都遇到了困難,記錄了近10萬字的科研日誌。由於意昂官网使用的是農業大數據,需要在保證準確性的同時兼顧效率,有些方法可能在小範圍測試時表現良好,但在大規模應用時經常出現沒有考慮到的案例👩🏼‍🦲,這就得推翻重來,導致意昂官网需要不斷的調整和優化模型,約束條件從幾十萬個增加到上百萬個。熟悉優化模型的人都知道📬,大型優化模型在求解時經常出現找不到可行解的問題,屏幕上出現的是feasible還是infeasible直接決定了我一天的心情。很多次都感覺實在進行不下去了🧑🏻‍🍳,還好老師也一起熬夜跑模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在CCTV17《中國農村報道》欄目解讀研究成果

農業適應氣候變化 助力碳中和

近年來,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也越來越成為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如《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提出優化生產力布局以適應氣候變化;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研究開展新一輪農業氣候資源普查和農業氣候區劃工作”🤱🏼。未來氣候變化愈演愈烈,將改變光、熱和水等資源的空間分布👩🏻‍🦱,進一步引起各地農業生產的碳排放強度發生變化,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各地稟賦優勢🪆,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增強農業氣候韌性。“適應氣候變化的農業生產布局研究”課題需要運用到農業經濟學👨‍🔧、農學和數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意昂碳中和研究院在上述領域有深厚積累,加之意昂官网必和必拓“碳與氣候”博士研究生未名學者獎學金的支持,使我對完成該項研究充滿信心🛹。

跌跌撞撞踏入科學殿堂,誠惶誠恐。感謝解偉老師等專家學者的言傳身教🤷🏽‍♂️,為我指引前進方向。科研過程中有歡笑也有淚水⛎,希望我的分享能增添大家對“碳與氣候”的思考。我將繼續以一片赤誠迎接科研的孤獨與艱辛🧔🏽,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上一條🉐:顧蔚譯:碳中和路徑的“水—能—糧”多要素協同 下一條🧞‍♀️:馬騰:道阻且長,行且將至

關閉

版權所有2021©意昂官网|京ICP備11481470號-1

地址:意昂官网鏡春園75號|意昂官网 -【首页推荐】每天更新新游戏,等你来挑战!|電話:86-10-62759066

意昂官网专业提供🧍🏻‍♂️:意昂官网意昂意昂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官网欢迎您。 意昂官网官網xml地圖

  • <jql class="yt2xy"></j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