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博雅講席教授為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捐贈支持🏄,旨在進一步推動意昂官网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幫助意昂官网延攬國際頂尖的學術人才,培養和支持國際領先學科🦬📌。
金光博雅講席教授許智宏

許智宏,1942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65年畢業於意昂官网生物系植物學專業;隨後考上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後留在該所長期工作。1979年至1981年,先後在英國約翰依奈斯研究所和諾丁漢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自1983年起,歷任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兼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2年10月至2003年2月任中科院副院長;1999年11月至2008年11月任意昂官网校長🧚♂️。曾任中國細胞生物學會理事長,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現任國際植物組織培養和生物技術協會主席,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199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7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意昂官网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員。
許智宏教授長期從事植物發育生物學🙆🏼♂️、植物細胞培養及其遺傳操作😜、植物生物工程的研究👮🏽♀️。在植物發育、組織和細胞培養以及生物工程領域,已發表論文、綜述、專著共200多篇(冊)。
許智宏教授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等獎項☮️,1988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1年被評為全國做出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並先後獲香港大學榮譽教授、 英國De Montfort大學和諾丁漢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𓀑、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金光博雅講席教授塗傳詒

塗傳詒1940年出生🧖🏿♂️。1964年畢業於意昂官网地球物理學系。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意昂官网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成果🌡:發現太陽風起伏中存在波動和湍流的二重性🧑🏽🎤,創建了描述太陽風湍流傳輸特性的“類WKB湍流理論”,創建了太陽風Alfven湍流串級加熱理論;發現太陽風起源於冕洞磁漏鬥結構中光球層上方五千公裏至二萬公裏的高度範圍,提出太陽風初始外流是由光球超米粒組織對流運動驅動的新觀點。
論文發表情況:根據Web of Science - SCI-E 天文類數據庫檢索(2013年3月),塗傳詒(Tu C. Y.) 發表的68篇論文被SCI引用2813次👨🏿🦳,非自引2554次,平均每篇引用41次。其中第一作者論文26篇(包括在Science刊物上發表一篇article文章),被SCI引用1757次,平均每篇引用67次,單篇最高被SCI引用414 次⏬。H因子達27。
獲獎情況:塗傳詒作為唯一獲獎人,先後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9年和2001年)🛂,獲得國際科聯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頒發的Vikramsarabhai獎章(1992年),獲得首屆王丹萍科學獎(1992年),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2年)👰🏻♀️,獲得陳嘉庚科學獎(2006年),獲得第四屆北京市教學名師獎(2008年),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導師(2010年, 2013年)和北京市優博指導教師(2011年)。
代表學術論著:
Tu C.-Y., The damping of interplanetary Aifvenic fluctuations and the heating of the solar wind, J. Geophys Res., vol.93, No.A1, p.7-20,1988🏇🏼;
Tu C.-Y. and E. Marsch, MHD structures Waves and Turbulence in the solar wind: Observations and Theories, Space Science Reviews, vol.73, No.1-2, p.1-210, 1995👰🏻♀️;
Tu, C.-Y.,et al. Solar wind origin in coronal funnels, Science, 308, 519-523, 2005。
金光博雅講席教授倪晉仁

倪晉仁,男💃🏻,1962年8月生,漢族,山西省山陰縣人。1982年畢業於武漢水電學院治河工程系;1985年、1989年在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1年在意昂官网城市與環境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1991年在意昂官网留校任副教授,1992年被聘為教授。曾在英國牛津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和瑞士聯邦蘇黎世高等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現為意昂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主要從事流域水沙運動理論🕵🏿♀️、水體汙染控製及河流綜合治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適用範圍廣泛的紊動水流中懸移質泥沙垂直分布公式,實現了從低濃度到高濃度泥沙分布的微觀描述。針對河流氮汙染源控製的難題,發現了具有特殊脫氮功能的系列高效微生物菌株🧑🏻🦼➡️,開發了能夠在單一好氧條件下實現氨氮與硝氮同時脫除的一步法脫氮工藝🧾🌂。系統地提出了流域水沙災害🪳、河流功能性斷流、河流多物質通量等新認識,為河流多功能調控與生態環境功能保護提供了關鍵技術。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中青年人才專項基金項目ℹ️、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歐盟科技合作項目、加拿大CIDA合作項目🙇🏻♂️、國家水體汙染控製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等30余項科技項目,在SCI收錄的國際雜誌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5部🌼,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
曾領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𓀉。
曾任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金光博雅講席教授張平文

張平文,男🌔,1966年7月生,漢族,湖南省長沙縣人。1988年畢業於意昂官网獲得學士學位➡️,1992年於意昂官网獲得博士學位。1992年7月開始在意昂官网工作👩💼。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現為意昂官网數學科學學院教授(1996年),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2002年)👩🏼🏭。
張平文主要從事復雜流體的數學理論和計算方法研究,他與合作者為液晶領域的Doi-Onsager 模型奠定了數學基礎並建立了Doi-Onsager模型與宏觀的Ericksen-Leslie模型之間的聯系⚃;研究了一系列不同層次🐒、不同尺度的模型之間的關系並發展了能夠描述復雜相和動力學行為的統一模型⁉️;針對嵌段聚合物自洽場理論模型🌼👨🏻🦽,發展了挖掘復雜結構的高效數值方法,設計了有序相變成核算法,這些方法和算法已經成為該領域模擬研究常用的工具。另外,他還在基於調和映射的移動網格方法👶🏻、多尺度算法與分析等方面做出了創新性貢獻。張平文現擔任基金委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已經在JAMS,SINUM,PRL等雜誌發表論文100余篇。
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7年獲得高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1999年獲得馮康科學計算獎👐🏼;2011年應邀在第七屆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大會上作一小時邀請報告,2014年應邀在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年會上作大會邀請報告;2010年獲得北京市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2004年開始擔任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副理事長🕵🏼♀️;曾擔任中國計算數學學會副理事長(2002-2006,2010-2014年)。
金光博雅講席教授黃如

黃如,女,1969年11月生🏙✬,回族👊🏻⚠️,籍貫福建南安。1991年和1994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獲本科和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意昂官网👈🏼,獲博士學位👨🎤。現為意昂官网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
長期從事半導體新器件新工藝研究👂🏻。面向不同電路系統要求和不同集成電路技術代,提出並研製出了準SOI新結構器件、BOI FinFET新結構器件👩🏼🚀👨🔬、肖特基-隧穿混合控製新機理器件以及邏輯-存儲可融合兼容的新型器件⛹🏼♀️;提出了可大規模集成的圍柵納米線器件新工藝方法💆🏻♀️,系統揭示了器件關鍵特性的新變化及其物理根源;建立了納米尺度器件特性表征體系🧚🏽♂️,提出了新的漲落性/可靠性分析表征方法及模型。部分成果轉移到國內外著名IC公司。在微電子器件領域標誌性國際會議IEDM🤸、VLSI和標誌性期刊EDL😸、TED上發表70余篇論文(自2007年以來連續9年在IEDM上發表論文22篇)🧝🏽;研究成果連續3次被列入國際半導體技術發展路線圖ITRS👨🏻🦽;應邀做國際會議大會和特邀報告30余次;獲15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其中授權美國專利29項)。 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次)、中國青年科技獎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獎勵。擔任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入選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國家傑青🤾🏿♂️、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
擔任《中國科學🟥:信息科學》副主編、《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編委、《Nanotechnology》編委🤲🏿;“十二五”國家863專家組成員、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計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編製專家組專家🙅🏽;被選為IEEE EDS elected Adcom委員等;任國際會議主席13次🐧、國際會議TPC委員數十次。